5月24日至25日,河南省地理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首届(2025)中原地理发展论坛在郑州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河南省地理学会、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主办,联合承办单位有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数字地理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地理学会会士樊杰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沈焕峰教授,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邓淼磊副主席,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刘彦随教授,河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苗长虹教授,河南省地理学会监事长秦耀辰教授,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方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朱晟君研究员以及来自全省各相关单位的300余名会员代表出席大会。
开幕式由河南省地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赵永江主持,并宣读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同意河南省地理学会召开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的批复》文件。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沈焕峰教授、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邓淼磊副主席、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刘彦随教授先后致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河南省地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苗长虹教授致欢迎词,向出席嘉宾和参会代表表达了诚挚欢迎。
25日上午,七位知名专家学者带来精彩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樊杰研究员作《主体功能区的科学内涵与战略价值》报告,深入阐释了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定位的科学内涵;武汉大学沈焕锋教授作《遥感+模型:分辨率和连续性的协同提升》报告,提出通过整合多源多尺度观测与模拟数据,实现地球表层参量时空连续性与分辨率的协同提升;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陈方研究员作《可持续发展目标空间观测与评估》报告,系统展示空间信息技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成果,北京大学朱晟君研究员作《复杂知识与空间不均衡》报告,分析了知识传播与地理空间的互动关系;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鲁鹏研究员作《史前地震加速早期中国“河洛古国”的衰落》报告,揭示了自然灾害对古代文明的影响,河南大学董冠鹏教授作《时空统计与气候变化影响探测》报告,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时空多尺度统计模型的原理和方法,乔家君教授作《中原地理工程探究与实践》报告,剖析地理工程对现代地理学研究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了中原地理工程经验。
25日下午,河南省地理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地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河南省地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财务报告》、《关于河南省地理学会换届筹备工作情况的说明》、《河南省地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二届监事会选举办法》、关于修改《河南省地理学会章程》的说明、关于河南省地理学会会费标准的说明、关于第十二届理事、第二届监事候选人名单及产生情况说明。河南省地理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河南省地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和第二届监事会,143名会员代表当选理事,秦耀辰当选监事长,王志电当选副监事长,李宏伟、赵永江、刘玉振、吴国玺、曹连海当选监事。
河南省地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河南省地理学会第十二届常务理事会,47名理事当选常务理事,河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田海峰副教授当选秘书长,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长杜军副研究员当选副理事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规划学院院长罗庆教授当选副理事长,洛阳师范学院副校长程金龙教授当选副理事长,平顶山学院副校长于长立教授当选副理事长,郑州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副主任郭恒亮教授当选副理事长,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教授级高工夏保林当选副理事长,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鲁鹏研究员当选副理事长,信阳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牛继强教授当选副理事长,河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乔家君教授当选副理事长,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教授当选理事长。
大会对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河南省地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苗长虹发表讲话,强调指出学会将锚定国家战略需求,以前瞻性视野和务实举措,全力推动地理科学与区域发展的深度融合,致力于让地理学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能;学会将以系统性改革为抓手,积极拓展对外合作,持续提升学术影响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努力让河南地理学走出中原,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学术舞台上绽放光彩,为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地理学科支撑。
河南省地理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首届(2025)中原地理发展论坛的胜利召开,既是对过往成果的总结,更是迈向新征程的起点。在中原大地的发展脉动中,地理学界以开放姿态搭建学术桥梁,为学科发展注入创新动能。河南省地理学会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聚焦学科前沿,深化交叉融合,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主动作为,以省委“四高四争先”为目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区域发展的实际效能。同时加强地理教育普及,培育学科后备力量,让地理智慧在中原大地持续传承。展望未来,全体地理同仁将以更饱满的姿态勇攀科学高峰,推动河南地理学科走向全国舞台,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河南力量,让地理学科在服务国家大局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大会合影